卫春祥:从剑桥到柯桥,是一条延展的道路,更是一次心灵的跃迁

发布日期:2025-09-25 浏览次数:136

柯桥,这座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之城,正以开放的姿态汇聚海内外英才。他们怀揣梦想与热忱,和城市同频共振、并肩生长,共同书写“柯・创之城”的崭新篇章。

 

康河水畔书声远,三载追光共群贤。剑桥塔影留心底,创业火种燃眼前。

柯桥织就千年梦,今朝化作创新田。十年一纪新周期,挑战人生更灿然。

作者:卫春祥

 

简介:

卫春祥,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博士,德国马普协会博士奖学金获得者,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EPSRCFellowship。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、柔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,现任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。

 

学术之根:从马普所到剑桥

卫博士的科研之路始于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研究所—这一享誉全球的顶尖科研殿堂,迄今已诞生3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。在那里,他仅用两年半便完成博士学业,期间获得马普协会博士奖学金,并投身高性能材料的前沿研究。2021年,他赴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,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与成果转化探索,并在此期间获得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科研资助。

“剑桥让我看到了科研与产业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边界。”卫博士回忆道。剑桥浓厚的创业氛围令他印象深刻:博士后期,他进入导师的公司工作,切身体验到 Cambridge Enterprise—剑桥大学特有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孵化机构,专门负责帮助科研人员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专利、初创企业及产业合作—是如何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。在剑桥,他的同事们大多选择创业或投身产业,“在硅谷,在伦敦,在世界各地,他们把科研的火花点燃成产业的星星之火。”

 

 思想的触动:

从学术到产业的跨越思考

在剑桥的三年,不仅让卫博士积累了科研与产业化的经验,也促使他重新思考科学家的社会角色。相比之下,他看到更多外国同行敢于走出象牙塔,勇敢投身创新创业,以实际行动推动技术变革。这种鲜明的反差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,未来,他也要尝试同样的道路。

剑桥周边,像阿斯利康这样的企业汇聚,造就了世界级的医药产业园区;而在大洋彼岸,美国以特斯拉、Google、OpenAI等公司为代表,正引领着全球科技潮流。卫博士相信,中国同样正在孕育属于自己的创新沃土。浙江,作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,正吸引并汇聚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力量。他坚信,未来驱动技术进步的,不仅仅是高校和科研院所,更会是遍布各行各业的创业公司。唯有在多元化的创新生态中,真正的科技引领才有可能实现。

 

选择柯桥:新的十年周期

2025年初,卫博士接受了材华科技创始人李军配博士的邀请,来到绍兴柯桥参与到联合创业的进程之中,并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。他说,如果把人生划分为若干十年周期,那么上一个十年始于马普所的博士生涯,再上一个十年始于中考夺魁进入心仪的高中。而这个新的十年,便从材华创业开始。

柯桥给了他惊喜。这里不仅是纺织重镇,更是一片产业创新的热土。对初创企业,政府部门提供“店小二”式的上门服务;对高层次人才,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创业政策支持。“柯桥让我看到,创业并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有一张完整的生态网络在背后支撑。”卫博士说。

 

创业日常:忙碌但充实

在材华的日子并不轻松。卫博士要带队攻关国家“卡脖子”项目,还要布局公司未来的产业化方向。出差调研、深夜加班已成常态。但他觉得这段经历无比值得:“和一群年轻而奋进的人一起打拼,本身就是一种幸福。”

他也是“以才引才”模式的积极践行者,推荐多名海外优秀校友加入柯桥、绍兴的创新生态。在他看来,创业不仅是个人的选择,更是集体的事业。

 

人物小结:挑战的人生,灿烂的人生

“我喜欢变化的人生,喜欢挑战的人生。”卫博士笑着说。对于他而言,从德国到剑桥,从剑桥到柯桥,是一条延展的道路,更是一次心灵的跃迁。科研与产业、个人与国家、理想与现实,正在这条路上不断汇聚。

 

X